十部委: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注冊審批
作者:青海御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發布時間:2017-11-28 18:14:14
9月23日消息,衛健委等多部委聯合印發《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注冊審批,促進境外新藥在境內同步上市,暢通臨床急需抗癌藥臨時進口渠道。
癌癥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要求,深入開展癌癥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施策,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模式,普及健康知識,動員群眾參與癌癥防治,部署加強癌癥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聚焦癌癥防治難點,集中優勢力量在發病機制、防治技術、資源配置、政策保障等關鍵環節取得重點突破,有效減少癌癥帶來的危害,為增進群眾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國奠定重要基礎。
(二)主要目標。到2022年,癌癥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癌癥篩查、早診早治和規范診療水平顯著提升,癌癥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二、實施危險因素控制行動,降低癌癥患病風險
(三)開展全民健康促進。建設權威的科普信息傳播平臺,組織專業機構編制發布癌癥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深入組織開展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等宣傳活動,將癌癥防治知識作為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社區、養老機構等重要健康教育內容,加強對農村居民癌癥防治宣傳教育。到2022年,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70%以上。推進以“三減三健”為重點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科學指導大眾開展自我健康管理。加強青少年健康知識和行為方式教育。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努力通過強化卷煙包裝標識的健康危害警示效果、價格調節、限制煙草廣告等手段減少煙草消費。(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四)促進相關疫苗接種。鼓勵有條件地區逐步開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風險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種工作。加強人乳頭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種的科學宣傳,促進適齡人群接種。加快國產HPV疫苗審評審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通過價格談判、集中采購等方式,推動HPV疫苗供應企業合理制定價格,探索多種渠道保障貧困地區適齡人群接種。(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分別負責)
(五)加強環境與健康工作。加強水生態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保障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促進清潔燃料使用,嚴禁室內環境質量驗收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加強與群眾健康密切相關的飲用水、大氣、土壤等環境健康影響監測與評價,研究建立環境與健康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推進環境健康風險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六)推進職業場所防癌抗癌工作。開展健康企業建設,創造健康、安全的工作場所環境。制訂工作場所防癌抗癌指南。用人單位負責開展工作場所致癌職業危害因素的定期檢測、評價和個體防護管理工作,依法依規安排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全面保障職業人群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三、實施癌癥防治能力提升行動,完善防治服務體系
(七)推動高水平癌癥防治機構均衡布局。加強國家癌癥中心能力建設,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以國家癌癥中心為龍頭,構建全國癌癥防治網絡,依托區域醫療中心,在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北、西南7個片區分別遴選1—2家在癌癥預防、治療、教學、科研等領域處于領先水平的機構,推進癌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各地依托現有資源,建設好省級癌癥防治中心,推動地市級層面成立癌癥專病防治機構。通過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平ㄔO、城鄉醫院對口支援等,提高中西部地區及基層能力,加強縣級醫院腫瘤??平ㄔO。鼓勵專業技術強的腫瘤??漆t院,在癌癥患者流出省份較多的地區開展分支機構或分中心建設,通過輸出人才、技術、品牌、管理等,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資源不足地區整體癌癥防治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配合) (八)強化癌癥防治機構職責。區域癌癥防治中心負責區域癌癥防治能力建設和技術工作的統籌協調,通過技術支持、人才幫扶等形式,整體帶動區域內癌癥防治水平的提升。省級癌癥防治中心負責建立本省份癌癥防治協作網絡,探索推廣適宜防治技術和服務模式,開展疑難復雜和高技術要求的癌癥防治工作。具備條件的二級及以上醫院設置腫瘤科,具備開展癌癥篩查和常見多發癌種的一般性診療能力。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癌癥危險因素監測、流行病學調查、人群干預、信息管理等。鼓勵建立醫聯體等多種形式的癌癥??坡摵象w。提高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宣傳教育、健康咨詢及指導、高危人群篩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四、實施癌癥信息化行動,健全腫瘤登記制度